大家好
紅龍又回來了
至於今天.......
我們要去哪呢?
猜一猜
.
.
.
.
.
.
.
.
.
.
.
答案是中 山 堂。
大樹帶著我們從台大醫院站下車,接著穿過228公園,
再走過衡陽路,才到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中山堂。
這棟建築是日本殖民台灣時建造的,也是日本戰敗歸還台灣的地點,
所以對我們的意義非常大
大
大
大(啊?怎麼了嗎)
先從門前開始介紹吧。
這是淨足池
為甚麼要有淨足池呢?
因為以前的馬路是泥土路,一下雨就會變泥巴路,太陽一大就土塵飛揚,
所以人們要進中山堂前,一定要先淨足。
接著我們到裡面看。
一進去一定會看到中正廳。
(如果沒看到,那就是你走錯地方了)
右手邊樓梯上去回頭看就可以看到一樓全部的景象。
天花板有著漂亮的花紋(如下圖)。ˊ
在二樓的光復廳前,有黃土水的作品「水牛群像」,
原本叫〈南國〉的「水牛群像」作品,
利用薄浮雕的手法,完美的表現出台灣田園的景色,
這是黃水土最後的作品,也是黃水土留給台灣的最後一件作品。
這幅畫主要是表現的是人牛間一種緊密親切的關係。
我喜歡這幅畫,因為......感覺......有點......古代的感覺。
這是光復廳,裡面不能拍照,所以我連一丁點都沒拍到。
參觀完走出來,外面太陽好大,
我又忍不住回頭拍下這美景。
我們往外走,有座石像,這是的蒲添生作品
往旁一看,還有一座鳳凰像,大紅顏色非常鮮豔,
感覺這隻鳳凰想往天空飛翔。
廣場的另外一邊有一座國父的石像,
這石像頭上被鴿子的鋪滿過。XD
最後我們到了一座大石板前,這不是大石板,
這是抗日戰爭勝利台灣光復紀念碑,
上面每一條線都是一年,
其中有四條線是凸起來的。
一條
兩條、三條?
明明只有三條,第四條呢?
原來,最後一條在後面。
這個三...诶,不對,
其實算箭頭......吧!
這是日本人進來接收台北城的方向,
因為日本人是從北門進來到「布政使司衙門」(就是現在中山堂的位置),
所以這個箭頭指的反方向可以看到北門。
那麼箭頭下面的數字呢?
那是日本來接收台北城的時間。
走到衡陽路上,有一座合作金庫銀行,
看起來就像個老建築。
至於為甚麼門要蓋那麼高呢?
因為看起來比較氣派
派
派
派(嗄)不要學了。
最後到了三味香,
這是一家店(阿不然哩),一家很有名的店,
他的肉包好吃好吃,我也順手買了一個。
←(圖片來源:大樹)
←(圖片來源:大樹)
這次的旅程就在三味香結束了,那就掰掰了!